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政策解读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印发通城县食品饮品产业“十四五” 发展规划的通知解读

来  源 : 县发改局 解读单位 : 通城县发改局

解读方式: 图文方式 解读类型: 部门解读

发布日期: 2023年01月13日 名  称: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印发通城县食品饮品产业“十四五” 发展规划的通知解读

《通城食品饮品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政策解读

一、起草背景

长期以来,食品饮品产业一直是通城县重点产业之一,其中粮油、酒类、饮料、豆制品、冷冻食品和肉制品行业在区域内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当前通城正处在深入实施“生态立县、乡村兴县、产业强县、商贸富县、旅游活县”的关键时期,为有效应对食品饮品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解决产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等现状问题,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推动通城县食品饮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规划(不含茶叶、茶油及养殖业)。

二、起草依据

(一)根据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通城县重大产业、重大项目、重大事项推进实施方案》的通知(隽办发〔2021〕8号)文件,要求“明晰实施路径,加强与高校科研合作,做好顶层设计、路径选择,编制好专项实施规划”。

(二)根据《通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突出壮大特色产业,实施食品饮品产业五十亿工程。”

三、发展目标

(一)产业规模显著增长到2025年,通城县食品饮品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显著提高,总投资额达到40亿元,总产值突破50亿元,年均增长45%以上。。

(二)特色产业集群显著壮大。2025年通城特色食品产业销售额达到50亿元以上,以白酒酿造系列为代表的全县饮品产业实现销售额占通城县食品饮品产业总销售额的50%以上。白酒品牌在武汉城市圈地区初具规模和感召力,形成“喝出健康,就来通城”的品牌。

(三)企业实力显著增强。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引进培育规模以上食品加工制造企业达到50家以上。其中营业收入1-10 亿元以上企业3家,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家。

(四)品牌影响力显著扩大。持续打造和提升通城“百丈潭”、“皇赐”天然水、“麦市豆干”、“通城紫苏”、“有机大米”、等具有地域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品牌影响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特色产品。

(五)技术创新水平显著提升。力争到2025年,建成各类研发机构、创新平台3家以上,开展研发活动企业占比超过15%,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家,规模以上绿色食品制造企业R&D投入强度达到1%以上,全县重点骨干企业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六)产业供应体系日趋完善。到2025年,推进冷链物流园区建设,力争建设全县综合性食品产供销服务平台。从原料生产到食品流通全链条协同运作、高效便捷的食品供应链体系基本形成,建成专业食品饮品电商产业园1个。

四、主要内容

《发展规划(送审稿)》分三个板块共7章,总体框架与县委文件保持一致,部分章节结合国家和省、市规划及我县实际进行了合理调整,内容上更加量化、具体。起草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从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出发,提出一系列固根本、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的措施,并尽可能加以政策化、项目化,力争在“十四五”时期实现突破。   

第一板块。包括引言和第1-2章,主要阐述规划编制依据和发展现状,提出总体要求。

第二板块。包括第3-6章,为分论部分,坚持问题导向,明晰发展思路,探索发展路径,规划“十四五”时期我县白酒、饮用水、粮油、豆制品、紫苏等产业空间布局,谋划重点项目建设任务。

第三板块。包括第7章,明确了强化组织保障、注重政策引导、引入金融保障、强化经费保障、优化发展环境、保障企业人才和技术供给、组建食品饮品产业专家顾问团等七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以确保顺利完成“十四五”时期食品饮品产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附件:

相关文件: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通城县食品饮品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