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通城县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 源 : 通城县政数局 解读单位 : 通城县政数局
解读方式: 文字方式 解读类型: 部门解读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30日 名 称: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通城县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一、方案出台的背景和依据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高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提升全县政务服务水平,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5号)《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基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的 指导意见》和省委巡视咸宁问题反馈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改革还停留在方案制定阶段等工作要求。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赴建始、赤壁等地考察学习综合窗口改革先进经验,在前期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起草了《通城县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改革实施方案》,经充分征求意见并修改完善,形成本送审稿。
二、主要内容
1.《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县级和乡镇政务服务机构全面实施以“前台受理、中台办理、后台审批”为核心的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改革,打造“前台统一收件、中台分类办理、后台集中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的政务服务模式。
2.《方案》明确了大厅功能设置模块。一是明确县级政务服务大厅按照“1+3”(1个综合服务大厅+公安、税务、不动产登记专区)模式布局,明确了综合窗口、主题专区、审批中台、审批后台、网办掌办区、服务总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流转岗和自助服务区等窗口设置。二是明确了5万人以下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按照“3+1”(3个综合窗口+公安专窗)的模式,5万人以上的乡镇按“5+1”的模式稳步推进窗口建设。
3.《方案》规范了服务流程和实施步骤。方案从综合窗口的办事申请、受理分发、审批办理、结果送达等多个流程方面明确规定了服务要求,主题专区自主完成业务流转。明确了人员配备形式,根据综合窗口和服务岗位合理配备人员,设立26个通办综合窗口受理31家部门1400项(除公安、税务、不动产等专区)依申请及公共服务事项;同时设立1个政务服务跨域通办窗口;2个“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窗口;2个出件窗口;1个“12345”热线服务窗口;1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等,综合窗口人员由县直单位与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共同从现有进驻窗口人员中择优选录。
三、人员配备
一是综窗人员。县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工作人员由县人社局负责配置9人;县医保局负责配置6人;县市场监管局负责配置3人,从进驻窗口现有购买服务人员中选拔一批作风过硬、业务能力强、服务意识高的人员担任综合窗口受理员,人员劳动关系不变,逐步受理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其余8名综合窗口人员由县直各单位与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共同从现进驻窗口人员中择优选录,受理31个部门所有政务服务事项。为确保综合窗口受理员队伍的稳定性和服务质量,综窗人员的日常管理、培训、年度考评由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统一负责,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对每个综合窗口(含乡镇)每年平均给予1万元的绩效奖励,对不能胜任综合窗口的工作人员采取“退一补一”的形式从相关单位替换。二是服务专区人员。公安、税务、民生服务、不动产登记等服务专区的人员、设备、业务均由各单位自行安排。三是其他功能区人员。总服务台、“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跨域通办、自助服务、“网上办掌上办”、“12345”热线、流转岗、出件等窗口共计19人由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安排,经费由县财政予以保障。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置3—5个综合窗口,综合窗口人员管理和安排由乡镇负责。综合窗口人员日常管理、年度考评等事项纳入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统一管理,主题专区部门窗口人员实行双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