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通城经济开发区 2022年度环境质量报告
索引号 : 011356029/2023-06606 文       号 : 无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文单位: 通城经济开发区
名       称: 湖北通城经济开发区 2022年度环境质量报告 发布日期: 2023年02月17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2023年02月17日
湖北通城经济开发区
2022年度环境质量报告
委托单位:湖北通城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编制单位:湖北省公信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二〇二二年十二月
目录
通城经济开发区前身为隽水镇铁柱工业园,始建于1993年。2002年该工业园被省乡镇企业局、省建设厅、省国土资源厅联合批准为“乡村工业园”。2004年在国家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过程中,被省政府批准保留为全省140家园区之一,并更名为“通城隽水工业园(省管园区)”。2005年通城县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调整,工业园再次更名为“通城经济开发区”。2006年9月被国家发改委审定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09年5月,湖北省环境保护厅以“鄂环函〔2009〕392号文”对湖北通城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审查复函。2017年,湖北通城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委托北京中外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对湖北通城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工作,编制了《通城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6-2030)》,总体规划时限为2016年至2030年。近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
2017年,湖北通城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委托北京中外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对湖北通城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工作,编制了《通城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6-2030)》;2019年该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审查,并出具了审查意见。
2018年10月,湖北通城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委托中南安全环境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通城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6-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2019年1月2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对该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并出具了审查意见(鄂环函〔2019〕1号)。为最大限度简化通城经济开发区开展投资项目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为进一步完善规划环评评价内容与深度。2019年10月24日,湖北通城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委托中南安全环境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湖北通城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区域性统一评价。2020年4月24日,咸宁市生态环境局出具了《关于湖北通城经济开发区区域性统一评价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咸环审〔2020〕17号)。
通城经济开发区规划总用地面积20.62km2。规划四至范围:北至杭瑞高速周边、东至通城县界和菖蒲港河、西至双大公路、南至花园路。
规划采用组团式布局结构,共形成“一区六园”的结构布局,包括“一区”综合服务核心区,“六园”指高新技术产业园、现代陶瓷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食品药品产业园、轻工产业园、现代物流园等六个产业组团。另外,根据通城县化工产业搬迁移需要,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内规划一处化工迁建区;根据区内生态环境现状和土地利用规划设置生态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
依据《通城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6-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及相关文件,通城经济开发区环境功能区划如下:
地表水环境:通城县境内较大的河流有五条,分别为隽水河、秀水河、菖蒲港、铁柱港、沙堆河。其中隽水河为干流,属陆水水系源头,通城经济开发区铁柱桥以下称之为陆水河,其余四条河为隽水河支流。流经通城经济开发区及其边界的河流有隽水河、菖蒲港、铁柱港、东冲河,东冲河在冯家湾西路以南500m处汇入铁柱港河。通城县境内河流全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大气环境:通城经济开发区以及周边地区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声环境:通城经济开发区工业区区域声环境功能区为3类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已建成工业区位于玉立大道东侧;综合生活区位于玉立大道西侧,区域声环境功能区为2类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玉立大道为通城经济开发区主干道,道路两侧范围执行4a类标准。
地下水环境:规划范围内地下水应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
土壤环境:规划范围内土壤执行《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相应标准,
表1-1 开发区环境功能区划一览表
环境要素 | 环境目标 | 环境功能区划 | 执行标准 |
大气环境 | 环境空气 | 环境空气二类区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类标准 |
地表水环境 | 隽水河、秀水河、菖蒲港、铁柱港、沙堆河 | 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Ⅲ类区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 |
声环境 | 综合生活区 | 2类声环境功能区 |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
工业区 | 3类声环境功能区 |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 | |
交通干线、主要道路两侧 | 4类声环境功能区 |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 | |
地下水环境 | 地下水 | 地下水Ⅲ类 |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 |
土壤环境 | 土壤 | 二类用地 |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二类用地筛选值 |
为了全面了解开发区环境质量现状并为开发区环境管理工作起到指导作用,开发区管委会于2022年二季度开始组织进行开发区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工作。2022年度,开发区管委会委托湖北省公信检测服务有限公司对开发区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监测内容包括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监测频次为每季度一次。
开发区2022年度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情况见表1-2。
表1-2 开发区2022年度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情况一览表
环境要素 | 监测项目 | 监测点位 | 监测频次 | 执行标准 |
大气环境 | TSP、PM10、SO2、NO2、非甲烷总烃、TVOC | 口前村(高新产业园内)、利一化工南侧100m居民点共2个点位 | 1次/季度(全年共4次),每次监测1天,TVOC测8小时均值;非甲烷总烃、SO2、NO2测小时均值;TSP、PM10测日均值 | TSP、PM10、NO2、SO2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表1二级标准;TVOC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表D.1中浓度限值;非甲烷总烃参照执行《环境空气质量 非甲烷总烃限值》(DB13/1577-2012)二级标准 |
地表水环境 | 水温、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悬浮物、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类、挥发酚、氟化物、总氮、氰化物、六价铬、铜、铅、锌、砷、汞、镉、镍、硫化物 | 菖蒲港河,与隽水河交汇处下游100m、菖蒲港河,与铁柱港河交汇处上游100m、菖蒲港河,与铁柱港河交汇处下游100m、铁柱港河,区外上游100m、东冲河,与铁柱港河交汇处上游100m、铁柱港河,与东冲河交汇处下游100m、铁柱港河,县污处理厂下游100m共7个点位 | 1次/季度(全年共4次),每次监测1天,每天监测1次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Ⅲ类限值要求 |
地下水环境 | pH值、氨氮、钾、钠、钙、镁、碳酸根、重碳酸根、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酚、氰化物、砷、汞、六价铬、总硬度、铅、氟化物、镉、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 | 高新技术产业园南侧月形村、铁柱村及新塔村共3个点位 | 1次/季度(全年共4次),每次监测1天,每天监测1次 | pH、CODMn、氨氮、二甲苯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表1及表2“Ⅲ类”标准要求;石油类参照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Ⅲ类”标准限值要求 |
土壤环境 | pH值、砷、镉、铜、铅、镍、汞、铬、锌、六价铬、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䓛、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萘 | 明仁研磨东侧居民点、平安电工股份附近、通城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附近、通城城市污水处理厂附近、玉立集团污水处理站旁共5个点位 | 1次/年(全年共1次),每次监测1天 |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 |
2022年度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见表2-1、2-2。
表2-1湖北通城经济开发区2022年度第二、三季度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一览表
采样点位 | 采样 频次 |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
非甲烷总烃(mg/m3) | SO2(mg/m3) | NO2(mg/m3) | TVOC (mg/m3) | TSP(mg/m3) | PM10(mg/m3) | 非甲烷总烃(mg/m3) | SO2(mg/m3) | NO2(mg/m3) | TVOC (mg/m3) | TSP(mg/m3) | PM10(mg/m3) | |||
口前村(高新产业园内)〇G1 | 第一次 | 0.85 | 0.008 | 0.019 | ND | 0.106 | 0.077 | 0.87 | 0.01 | 0.012 | 0.0209 | 0.094 | 0.071 | |
第二次 | 0.96 | 0.008 | 0.018 | 0.98 | 0.01 | 0.011 | ||||||||
第三次 | 0.94 | 0.009 | 0.017 | 1.35 | 0.009 | 0.014 | ||||||||
第四次 | 0.82 | 0.009 | 0.016 | 0.85 | 0.009 | 0.015 | ||||||||
利一化工南侧100m居民点〇G2 | 第一次 | 0.73 | 0.007 | 0.014 | ND | 0.098 | 0.067 | 0.8 | 0.007 | 0.009 | 0.0217 | 0.044 | 0.035 | |
第二次 | 0.72 | 0.007 | 0.013 | 0.61 | 0.008 | 0.008 | ||||||||
第三次 | 0.72 | 0.008 | 0.012 | 0.78 | 0.007 | 0.01 | ||||||||
第四次 | 0.62 | 0.007 | 0.015 | 0.81 | 0.007 | 0.011 | ||||||||
检出限 | 0.07 | 0.007 | 0.005 | 0.0005 | 0.001 | 0.010 | 0.07 | 0.007 | 0.005 | 0.0005 | 0.001 | 0.010 | ||
标准限值 | 2.0 | 0.5 | 0.2 | 0.6 | 0.3 | 0.15 | 2.0 | 0.5 | 0.2 | 0.6 | 0.3 | 0.15 |
表2-2湖北通城经济开发区2022年度第四季度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一览表
采样点位 | 采样 频次 | 第三季度 | |||||
非甲烷总烃(mg/m3) | SO2(mg/m3) | NO2(mg/m3) | TVOC (mg/m3) | TSP(mg/m3) | PM10(mg/m3) | ||
口前村(高新产业园内)〇G1 | 第一次 | 0.32 | 0.009 | 0.016 | 0.0149 | 0.058 | 0.043 |
第二次 | 0.22 | 0.009 | 0.017 | ||||
第三次 | 0.28 | 0.011 | 0.017 | ||||
第四次 | 0.36 | 0.009 | 0.019 | ||||
利一化工南侧100m居民点〇G2 | 第一次 | 0.29 | 0.009 | 0.02 | 0.4 | 0.071 | 0.056 |
第二次 | 0.35 | 0.009 | 0.017 | ||||
第三次 | 0.26 | 0.008 | 0.018 | ||||
第四次 | 0.3 | 0.009 | 0.02 | ||||
检出限 | 0.07 | 0.007 | 0.005 | 0.0005 | 0.001 | 0.010 | |
标准限值 | 2.0 | 0.5 | 0.2 | 0.6 | 0.3 | 0.15 |
PM10监测数据统计及分析
2022年,口前村(高新产业园内)〇G1监测点位PM10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043-0.077mg/m3,利一化工南侧100m居民点〇G2监测点位PM10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035-0.067mg/m3,各监测点位PM10监测达标率为100%,占标率为23.3%-51.3%,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PM10监测数据统计见图2-1。
口前村(高新产业园内)〇G1PM10监测浓度值随季度均呈递减趋势。利一化工南侧100m居民点〇G2PM10监测浓度值随季度均呈波动趋势,PM10监测数据变化趋势见图2-2。
图2-1 PM10日均浓度监测数据统计图
图2-2 PM10日均浓度监测数据变化趋势图
TSP监测数据统计及分析
2022年,口前村(高新产业园内)〇G1监测点位TSP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058-0.106mg/m3,利一化工南侧100m居民点〇G2监测点位TSP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044-0.098mg/m3,各监测点位TSP监测达标率为100%,占标率为14.67%-35.33%,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TSP监测数据统计见图2-3。
口前村(高新产业园内)〇G1TSP监测浓度值随季度均呈递减趋势。利一化工南侧100m居民点〇G2TSP监测浓度值随季度均呈波动趋势,TSP监测数据变化趋势见图2-4。
图2.-3 TSP日均浓度监测数据统计图
图2-4 TSP日均浓度监测数据变化趋势图
TVOC监测数据统计及分析
2022年,口前村(高新产业园内)〇G1监测点位TVOC监测浓度值范围为ND-0.0209mg/m3,利一化工南侧100m居民点〇G2监测点位TVOC监测浓度值范围为ND-0.4mg/m3,各监测点位TVOC监测达标率为100%,占标率为0%-66.67%。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表D.1中浓度限值。
口前村(高新产业园内)〇G1各监测点位TVOC监测浓度值二季度未检出,呈现波动趋势,利一化工南侧100m居民点二季度未检出,第四季度达到最高。TVOC监测数据统计见图2-5,NO2监测数据变化趋势见图2-6。
图2-5TVOC8小时均值监测数据统计图
图2-6TVOC8小时均值监测数据变化趋势图
非甲烷总烃监测数据统计及分析
2022年,口前村(高新产业园内)〇G1监测点位非甲烷总烃1h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22-1.35mg/m3,利一化工南侧100m居民点〇G2监测点位非甲烷总烃1h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26-0.81mg/m3,对照《环境空气质量 非甲烷总烃限值》(DB13/1577-2012)二级标准,最大占标率为67.5%,达标率为100%,能满足《对照《环境空气质量 非甲烷总烃限值》(DB13/1577-2012)二级标准要求。
非甲烷总烃检测浓度呈现二、四季度低于三季度的特征,其中四季度最低,口前村(高新产业园内)〇G1监测点位在三季度出现峰值。各点位非甲烷总烃监测数据统计及趋势分析见图2-7。
图2-7非甲烷总烃1h浓度值监测数据统计图
二氧化硫监测数据统计及分析
2022年,口前村(高新产业园内)〇G1监测点位二氧化硫1h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008-0.011mg/m3,利一化工南侧100m居民点〇G2监测点位二氧化硫1h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007-0.009mg/m3,最大占标率为2.2%,达标率为100%,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
二氧化硫1h监测浓度值均较小,无明显变化趋势。各点位二氧化硫监测数据统计及趋势分析见图2-8。
图2-8二氧化硫1h浓度值监测数据统计图
二氧化氮监测数据统计及分析
2022年,口前村(高新产业园内)〇G1监测点位二氧化氮1h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011-0.019mg/m3,利一化工南侧100m居民点〇G2监测点位二氧化氮1h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008-0.02mg/m3,最大占标率为10%,达标率为100%,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
二氧化氮检测1h监测浓度值均较小,无明显变化趋势。各点位二氧化硫监测数据统计及趋势分析见图2-9。
图2-9二氧化氮浓度值监测数据统计图
根据现状监测报告,2022年监测期间开发区各监测点位TSP及PM10日均值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NO2、SO2小时值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TVOC8小时均值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限值要求,非甲烷总烃满足《环境空气质量 非甲烷总烃限值》(DB13/1577-2012)二级标准要求。
口前村(高新产业园内)〇G1PM10监测浓度值随季度均呈递减趋势。利一化工南侧100m居民点〇G2PM10监测浓度值随季度均呈波动趋势,口前村(高新产业园内)〇G1TSP监测浓度值随季度均呈递减趋势。利一化工南侧100m居民点〇G2TSP监测浓度值随季度均呈波动趋势,口前村(高新产业园内)〇G1各监测点位TVOC监测浓度值二季度未检出,呈现波动趋势,利一化工南侧100m居民点二季度未检出,第四季度达到最高,非甲烷总烃检测浓度呈现二、四季度低于三季度的特征,其中四季度最低,口前村(高新产业园内)〇G1监测点位在三季度出现峰值,二氧化硫及二氧化氮检测1h监测浓度值均较小,无明显变化趋势。
总体上来说,开发区2022年度大气环境质量满足要求。
地表水监测数据统计见表3-1,3-2。
表3-1 地表水监测数据统计一览表
参数 | 单位 | 检出限 | 标准限值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1 | *☆2 | *☆3 | *☆4 | *☆5 | *☆6 | *☆7 | *☆1 | *☆2 | *☆3 | *☆4 | *☆5 | *☆6 | *☆7 | ||||
pH值 | 无量纲 | — | 6~9 | 7.1 | 7.2 | 7 | 6.9 | 7.2 | 7.3 | 7.1 | 7.4 | 7.4 | 7.3 | 7.2 | 7.4 | 7.3 | 7.5 | |
溶解氧 | mg/L | — | ≥5 | 8.4 | 8.2 | 8.5 | 8.3 | 8.6 | 8.4 | 8.3 | 7.6 | 6.9 | 7.2 | 7 | 6.8 | 7.4 | 6.5 | |
水温 | ℃ | — | / | 23.7 | 24.2 | 24.4 | 23.9 | 24.2 | 24.1 | 24.3 | 29 | 29.3 | 29.2 | 28.5 | 28.7 | 29.2 | 29.5 | |
悬浮物 | mg/L | 4 | 33 | 35 | 35 | 29 | 20 | 26 | 22 | 8 | 10 | 12 | 9 | 8 | 9 | 8 | ||
生化需氧量 | mg/L | 0.5 | ≤4 | 2.6 | 2.3 | 2.9 | 3.2 | 2.7 | 2.3 | 3 | 1.5 | 1.2 | 1.6 | 1.4 | 0.7 | 1.2 | 1.5 | |
高锰酸盐指数 | mg/L | 0.5 | ≤6 | 3.3 | 3.9 | 3.6 | 4 | 3.5 | 3.2 | 3.9 | 1.8 | 1.4 | 2 | 1.7 | 0.9 | 2.4 | 2.2 | |
化学需氧量 | mg/L | 4 | ≤20 | 15 | 13 | 19 | 19 | 18 | 17 | 18 | 10 | 8 | 12 | 10 | 6 | 12 | 12 | |
氨氮 | mg/L | 0.025 | ≤1.0 | 0.79 | 0.82 | 0.84 | 0.54 | 0.61 | 0.51 | 0.65 | 0.3 | 0.49 | 0.4 | 0.88 | 0.86 | 0.82 | 0.79 | |
总氮 | mg/L | 0.05 | / | 2.58 | 3.29 | 3.96 | 2.36 | 2.4 | 2.26 | 2.26 | 1.18 | 1.84 | 1.62 | 2.29 | 2.16 | 2.14 | 1.93 | |
总磷 | mg/L | 0.01 | ≤0.2 | 0.16 | 0.18 | 0.19 | 0.19 | 0.13 | 0.18 | 0.17 | 0.13 | 0.17 | 0.18 | 0.07 | 0.07 | 0.08 | 0.07 | |
氰化物 | mg/L | 0.004 | ≤0.2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
挥发酚 | mg/L | 0.0003 | ≤0.005 | ND | 0.0021 | 0.002 | ND | ND | ND | 0.0018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
石油类 | mg/L | 0.01 | ≤0.05 | 0.03 | 0.02 | 0.02 | 0.02 | 0.02 | 0.04 | 0.04 | 0.02 | 0.01 | 0.02 | 0.03 | 0.02 | 0.03 | 0.02 |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mg/L | 0.05 | ≤0.2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
硫化物 | mg/L | 0.01 | ≤0.2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
氟化物 | mg/L | 0.05 | ≤1.0 | 0.17 | 0.21 | 0.23 | 0.25 | 0.33 | 0.27 | 0.28 | 0.23 | 0.23 | 0.25 | 0.44 | 0.33 | 0.34 | 0.31 | |
六价铬 | mg/L | 0.004 | ≤0.05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
铅 | μg/L | 2.5 | ≤5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
铜 | mg/L | 0.05 | ≤1.0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
锌 | mg/L | 0.05 | ≤1.0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
镍 | μg/L | 5 | ≤20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
汞 | μg/L | 0.04 | ≤0.1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
砷 | μg/L | 0.3 | ≤50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
镉 | μg/L | 0.5 | ≤5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注:“ND”表示未检出。*菖蒲港河,与隽水河交汇处下游100m☆1、菖蒲港河,与铁柱港河交汇处上游100m☆2、菖蒲港河,与铁柱港河交汇处下游100m☆3、铁柱港河,区外上游100m☆4、东冲河,与铁柱港河交汇处上游100m☆5、铁柱港河,与东冲河交汇处下游100m☆6、铁柱港河,县污处理厂下游100m☆7
表3-2地表水监测数据统计一览表
参数 | 单位 | 检出限 | 标准限值 | 第四季度 |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1 | *☆2 | *☆3 | *☆4 | *☆5 | *☆6 | *☆1 | |||
pH值 | 无量纲 | — | 6~9 | 7.2 | 7.4 | 7.4 | 7.6 | 7.1 | 7.3 | 6.9 |
溶解氧 | mg/L | — | ≥5 | 6.4 | 6.7 | 6.9 | 7.3 | 7.5 | 7.4 | 7.2 |
水温 | ℃ | — | / | 16.7 | 17 | 17.6 | 17.8 | 18 | 17.8 | 17.3 |
悬浮物 | mg/L | 4 | / | 11 | 8 | 13 | 10 | 8 | 9 | 14 |
生化需氧量 | mg/L | 0.5 | ≤4 | 2.5 | 2 | 2.7 | 3.7 | 3.2 | 3.5 | 0.7 |
高锰酸盐指数 | mg/L | 0.5 | ≤6 | 3 | 2.6 | 3.1 | 4.4 | 3.4 | 4.1 | 0.8 |
化学需氧量 | mg/L | 4 | ≤20 | 14 | 13 | 16 | 19 | 16 | 19 | 16 |
氨氮 | mg/L | 0.025 | ≤1.0 | 0.84 | 0.76 | 0.79 | 0.96 | 0.26 | 0.95 | 0.71 |
总氮 | mg/L | 0.05 | / | 1.86 | 1.76 | 2.15 | 2.52 | 1.95 | 2.28 | 2.31 |
总磷 | mg/L | 0.01 | ≤0.2 | 0.15 | 0.09 | 0.15 | 0.1 | 0.06 | 0.08 | 0.19 |
氰化物 | mg/L | 0.004 | ≤0.2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挥发酚 | mg/L | 0.0003 | ≤0.005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石油类 | mg/L | 0.01 | ≤0.05 | 0.01 | 0.01 | 0.01 | 0.01 | 0.01 | 0.01 | 0.01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mg/L | 0.05 | ≤0.2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硫化物 | mg/L | 0.01 | ≤0.2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氟化物 | mg/L | 0.05 | ≤1.0 | 0.35 | 0.35 | 0.37 | 0.62 | 0.55 | 0.59 | 0.41 |
六价铬 | mg/L | 0.004 | ≤0.05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铅 | μg/L | 2.5 | ≤5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铜 | mg/L | 0.05 | ≤1.0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锌 | mg/L | 0.05 | ≤1.0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镍 | μg/L | 5 | ≤20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汞 | μg/L | 0.04 | ≤0.1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砷 | μg/L | 0.3 | ≤50 | ND | ND | ND | ND | 0.4 | ND | ND |
镉 | μg/L | 0.5 | ≤5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注:“ND”表示未检出。*菖蒲港河,与隽水河交汇处下游100m☆1、菖蒲港河,与铁柱港河交汇处上游100m☆2、菖蒲港河,与铁柱港河交汇处下游100m☆3、铁柱港河,区外上游100m☆4、东冲河,与铁柱港河交汇处上游100m☆5、铁柱港河,与东冲河交汇处下游100m☆6、铁柱港河,县污处理厂下游100m☆7。
2022年,开发区菖蒲港河,与隽水河交汇处下游100m☆1监测点位pH值监测浓度值范围为7.1~7.4,标准指数为0.05~0.2,达标率为100%;溶解氧监测浓度值范围为6.4~8.4mg/L,标准指数为0.595~0.781,达标率为100%;悬浮物监测浓度值范围为8~33mg/L,无标准,本次不予评价;BOD5监测浓度值范围为1.5~2.6mg/L,标准指数为0.375~0.65,达标率为100%;高锰酸盐指数监测浓度值范围为1.8~3.3mg/L,标准指数为0.3~0.55,达标率为100%;CODcr监测浓度值范围为10~15mg/L,标准指数为0.5~0.75,达标率为100%;氨氮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3~0.84mg/L,标准指数为0.3~0.84,达标率为100%;总氮监测浓度值范围为1.18~2.58mg/L,不属于湖、库,本次不予评价;总磷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13~0.16mg/L,标准指数为0.65~0.8,达标率为100%;石油类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01~0.03mg/L,标准指数为0.2~0.6,达标率为100%;氟化物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17~0.35mg/L,标准指数为0.17~0.35,达标率为100%;氰化物、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六价铬、铅、铜、锌、镍、汞、砷、镉均未检出,达标率为100%。
菖蒲港河,与铁柱港河交汇处上游100m☆2监测点位pH值监测浓度值范围为7.2~7.4,标准指数为0.1~0.2,达标率为100%;溶解氧监测浓度值范围为6.7~8.2mg/L,标准指数为0.610~0.746,达标率为100%;悬浮物监测浓度值范围为8~35mg/L,无标准,本次不予评价;BOD5监测浓度值范围为1.2~2.3mg/L,标准指数为0.3~0.575,达标率为100%;高锰酸盐指数监测浓度值范围为1.4~3.9mg/L,标准指数为0.23~0.65,达标率为100%;CODcr监测浓度值范围为8~13mg/L,标准指数为0.4~0.65,达标率为100%;氨氮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49~0.82mg/L,标准指数为0.49~0.82,达标率为100%;总氮监测浓度值范围为1.76~3.29mg/L,不属于湖、库,本次不予评价;总磷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09~0.18mg/L,标准指数为0.45~0.9,达标率为100%;石油类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01~0.02mg/L,标准指数为0.2~0.4,达标率为100%;氟化物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21~0.35mg/L,标准指数为0.21~0.35,达标率为100%;挥发酚于二季度有检出,浓度值为0.0021mg/L,标准指数为0.42,达标;氰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六价铬、铅、铜、锌、镍、汞、砷、镉均未检出,达标率为100%。
菖蒲港河,与铁柱港河交汇处下游100m☆3监测点位pH值监测浓度值范围为7~7.4,标准指数为0~0.2,达标率为100%;溶解氧监测浓度值范围为6.9~8.5mg/L,标准指数为0.588~0.725,达标率为100%;悬浮物监测浓度值范围为12~35mg/L,无标准,本次不予评价;BOD5监测浓度值范围为1.6~2.9mg/L,标准指数为0.4~0.725,达标率为100%;高锰酸盐指数监测浓度值范围为2~3.6mg/L,标准指数为0.33~0.6,达标率为100%;CODcr监测浓度值范围为12~19mg/L,标准指数为0.6~0.95,达标率为100%;氨氮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4~0.84mg/L,标准指数为0.4~0.84,达标率为100%;总氮监测浓度值范围为1.62~3.96mg/L,不属于湖、库,本次不予评价;总磷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15~0.19mg/L,标准指数为0.75~0.95,达标率为100%;石油类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01~0.02mg/L,标准指数为0.2~0.4,达标率为100%;氟化物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23~0.37mg/L,标准指数为0.23~0.37,达标率为100%;挥发酚于二季度有检出,浓度值为0.002mg/L,标准指数为0.4,达标;氰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六价铬、铅、铜、锌、镍、汞、砷、镉均未检出,达标率为100%。
铁柱港河,区外上游100m☆4监测点位pH值监测浓度值范围为6.9~7.6,标准指数为0.1~0.3,达标率为100%;溶解氧监测浓度值范围为7~8.3mg/L,标准指数为0.602~0.714,达标率为100%;悬浮物监测浓度值范围为9~29mg/L,无标准,本次不予评价;BOD5监测浓度值范围为1.4~3.7mg/L,标准指数为0.35~0.925,达标率为100%;高锰酸盐指数监测浓度值范围为1.7~4.4mg/L,标准指数为0.28~0.73,达标率为100%;CODcr监测浓度值范围为10~19mg/L,标准指数为0.5~0.95,达标率为100%;氨氮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54~0.96mg/L,标准指数为0.54~0.96,达标率为100%;总氮监测浓度值范围为2.29~2.52mg/L,不属于湖、库,本次不予评价;总磷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07~0.19mg/L,标准指数为0.35~0.95,达标率为100%;石油类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01~0.03mg/L,标准指数为0.2~0.6,达标率为100%;氟化物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25~0.62mg/L,标准指数为0.25~0.62,达标率为100%;氰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挥发酚、硫化物、六价铬、铅、铜、锌、镍、汞、砷、镉均未检出,达标率为100%。
东冲河,与铁柱港河交汇处上游100m☆5监测点位pH值监测浓度值范围为7.1~7.4,标准指数为0.05~0.2,达标率为100%;溶解氧监测浓度值范围为6.8~8.6mg/L,标准指数为0.581~0.735,达标率为100%;悬浮物监测浓度值范围为8~20mg/L,无标准,本次不予评价;BOD5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7~3.2mg/L,标准指数为0.175~0.8,达标率为100%;高锰酸盐指数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9~3.5mg/L,标准指数为0.15~0.58,达标率为100%;CODcr监测浓度值范围为6~18mg/L,标准指数为0.3~0.9,达标率为100%;氨氮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26~0.86mg/L,标准指数为0.26~0.86,达标率为100%;总氮监测浓度值范围为1.95~2.4mg/L,不属于湖、库,本次不予评价;总磷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06~0.13mg/L,标准指数为0.3~0.65,达标率为100%;石油类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01~0.02mg/L,标准指数为0.2~0.4,达标率为100%;氟化物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33~0.55mg/L,标准指数为0.33~0.55,达标率为100%;氰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挥发酚、硫化物、六价铬、铅、铜、锌、镍、汞、砷、镉均未检出,达标率为100%。
铁柱港河,与东冲河交汇处下游100m☆6监测点位pH值监测浓度值范围为7.3,标准指数为0.15,达标率为100%;溶解氧监测浓度值范围为7.4~8.4mg/L,标准指数为0.595~0.676,达标率为100%;悬浮物监测浓度值范围为9~26mg/L,无标准,本次不予评价;BOD5监测浓度值范围为1.2~3.5mg/L,标准指数为0.3~0.875,达标率为100%;高锰酸盐指数监测浓度值范围为2.4~4.1mg/L,标准指数为0.4~0.68,达标率为100%;CODcr监测浓度值范围为12~19mg/L,标准指数为0.6~0.95,达标率为100%;氨氮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51~0.95mg/L,标准指数为0.51~0.95,达标率为100%;总氮监测浓度值范围为2.14~2.28mg/L,不属于湖、库,本次不予评价;总磷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08~0.18mg/L,标准指数为0.4~0.9,达标率为100%;石油类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01~0.04mg/L,标准指数为0.2~0.8,达标率为100%;氟化物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27~0.59mg/L,标准指数为0.27~0.59,达标率为100%;氰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挥发酚、硫化物、六价铬、铅、铜、锌、镍、汞、砷、镉均未检出,达标率为100%。
铁柱港河,县污水处理厂下游100m☆7监测点位pH值监测浓度值范围为6.9~7.5,标准指数为0.05~0.4,达标率为100%;溶解氧监测浓度值范围为6.5~8.3mg/L,标准指数为0.602~0.769,达标率为100%;悬浮物监测浓度值范围为8~22mg/L,无标准,本次不予评价;BOD5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7~3mg/L,标准指数为0.175~0.75,达标率为100%;高锰酸盐指数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8~3.9mg/L,标准指数为0.13~0.65,达标率为100%;CODcr监测浓度值范围为12~18mg/L,标准指数为0.6~0.9,达标率为100%;氨氮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65~0.79mg/L,标准指数为0.65~0.79,达标率为100%;总氮监测浓度值范围为1.93~2.31mg/L,不属于湖、库,本次不予评价;总磷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07~0.19mg/L,标准指数为0.35~0.95,达标率为100%;石油类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01~0.04mg/L,标准指数为0.2~0.8,达标率为100%;氟化物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28~0.41mg/L,标准指数为0.28~0.41,达标率为100%;挥发酚于二季度有检出,浓度值为0.0018mg/L,标准指数为0.36,达标;氰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六价铬、铅、铜、锌、镍、汞、砷、镉均未检出,达标率为100%。
2022年度监测期间,开发区各地表水监测点位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CODcr、BOD5、氨氮、总磷、石油类检出后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表1中的“Ⅲ类”限值要求,挥发酚二季度在菖蒲港河,与铁柱港河交汇处上游100m☆2、菖蒲港河,与铁柱港河交汇处下游100m☆3及铁柱港河,县污水处理厂下游100m☆7有检出,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表1中的“Ⅲ类”限值要求,六价铬、砷、汞、铅、镉、铜、氰化物、硫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均未检出,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表1中的“Ⅲ类”限值要求。
地下水监测数据统计见表4-1。
表4-1 地下水监测数据统计一览表
参数 | 单位 | 检出限 | 标准限值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四季度 | ||||||
高新技术产业园南侧月形村☆DX1 | 铁柱村☆DX2 | 新塔村☆DX3 | 高新技术产业园南侧月形村☆DX1 | 铁柱村☆DX2 | 新塔村☆DX3 | 高新技术产业园南侧月形村☆DX1 | 铁柱村☆DX2 | 新塔村☆DX3 | ||||
pH值 | 无量纲 | — | 6.5≤pH≤8.5 | 7.3(水温19.2℃) | 7.2(水温19.5℃) | 7.2(水温19.7℃) | 7.3(水温21.7℃) | 7.5(水温22.3℃) | 7.5(水温27.4℃) | 7.3(水温17.1℃) | 7.1(水温17.4℃) | 7.4(水温17.5℃) |
氨氮 | mg/L | 0.025 | ≤0.50 | 0.1 | 0.09 | 0.14 | 0.09 | 0.05 | 0.04 | 0.12 | 0.1 | 0.13 |
氟化物 | mg/L | 0.006 | ≤1.0 | 0.22 | 0.38 | 0.24 | 0.43 | 0.37 | 0.33 | 0.257 | 0.201 | 0.363 |
硫酸盐 | mg/L | 0.018 | ≤250 | 2.62 | 32.5 | 24.3 | 3.23 | 35.1 | 20.9 | 10.8 | 5.56 | 2.76 |
氯化物 | mg/L | 0.007 | ≤250 | 2.76 | 15.7 | 15.2 | 3.77 | 17.9 | 20.8 | 10.3 | 5.26 | 2.2 |
硝酸盐 | mg/L | 0.016 | ≤20 | 0.515 | 1.82 | 6.18 | 0.996 | 1.36 | 3.7 | 0.081 | 1.28 | 0.532 |
亚硝酸盐 | mg/L | 0.016 | ≤1.00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0.118 | 0.071 | ND |
高锰酸盐指数 | mg/L | 0.5 | ≤3.0 | 2.1 | 1.8 | 2.5 | 0.6 | 1.4 | 2.7 | 1.6 | 1.3 | 1.8 |
挥发酚 | mg/L | 0.0003 | ≤0.002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氰化物 | mg/L | 0.004 | ≤0.05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石油类 | mg/L | 0.01 | ≤0.05 | 0.01 | 0.02 | 0.02 | 0.01 | 0.01 | 0.01 | 0.01 | 0.01 | 0.01 |
钾 | mg/L | 0.05 | / | 23.1 | 21.4 | 29.8 | 11.3 | 12 | 12.8 | 29.9 | 41.1 | 38.6 |
钠 | mg/L | 0.01 | ≤200 | 14.5 | 10.7 | 17.2 | 18.3 | 22.8 | 16.1 | 49.8 | 34.2 | 41.7 |
钙 | mg/L | 0.02 | / | 12.9 | 7.91 | 10.8 | 16.4 | 20.2 | 15.9 | 37.3 | 62.9 | 35.4 |
镁 | mg/L | 0.002 | / | 5.5 | 4.87 | 5.91 | 20.7 | 10.9 | 11 | 51.4 | 40.6 | 47 |
汞 | μg/L | 0.04 | ≤1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砷 | μg/L | 0.3 | ≤10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镉 | μg/L | 0.5 | ≤5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六价铬 | mg/L | 0.004 | ≤0.05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铅 | μg/L | 2.5 | ≤10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锰 | mg/L | 0.01 | ≤0.10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溶解性总固体 | mg/L | 4 | ≤1000 | 312 | 326 | 297 | 356 | 365 | 360 | 356 | 366 | 372 |
总硬度 | mg/L | 5 | ≤450 | 201 | 219 | 220 | 195 | 188 | 207 | 198 | 193 | 214 |
碳酸根 | mg/L | 5 | /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重碳酸根 | mg/L | 5 | / | 24 | 20 | 22 | 30 | 32 | 33 | 43 | 44 | 46 |
总大肠菌群 | MPN/L | — | ≤3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细菌总数 | CFU/ml | — | ≤100 | 50 | 70 | 20 | 27 | 22 | 26 | 26 | 24 | 28 |
注:“ND”表示未检出;石油类标准限值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限值要求。
2022年,高新技术产业园南侧月形村☆DX1监测点位pH值监测浓度值范围为7.3,标准指数为0.15,达标率为100%;氨氮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09~0.12mg/L,标准指数为0.18~0.24,达标率为100%;氟化物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22~0.43mg/L,标准指数为0.22~0.43,达标率为100%;硫酸盐监测浓度值范围为2.62~10.8mg/L,标准指数为0.0105~0.0432,达标率为100%;氯化物监测浓度值范围为2.76~10.3mg/L,标准指数为0.0110~0.0412,达标率为100%;硝酸盐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081~0.996mg/L,标准指数为0.00405~0.0498,达标率为100%;亚硝酸盐监测浓度值范围为ND~0.118mg/L,标准指数最大为0~0.118,达标率为100%;高锰酸盐指数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6~2.1mg/L,标准指数为0.2~0.7,达标率为100%;石油类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01~0.01mg/L,标准指数为0.2,达标率为100%;钠监测浓度值范围为14.5~49.8mg/L,标准指数为0.0725~0.249,达标率为100%;溶解性总固体监测浓度值范围为312~356mg/L,标准指数为0.312~0.356,达标率为100%;总硬度监测浓度值范围为195~201mg/L,标准指数为0.433~0.447,达标率为100%;总大肠菌群监测浓度值均为20MPN/L,标准指数为0.667,达标率为100%;细菌总数监测浓度值均为26~50CFU/ml,标准指数为0.26~0.5,达标率为100%;八大离子中钾、钙、镁、重碳酸根有检出,碳酸根未检出,均无标准,本次不予评价。挥发酚、氰化物、汞、砷、镉、六价铬、铅、锰均未检出。
铁柱村☆DX2监测点位pH值监测浓度值范围为7.1~7.5,标准指数为0.05~0.25,达标率为100%;氨氮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05~0.1mg/L,标准指数为0.1~0.2,达标率为100%;氟化物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201~0.38mg/L,标准指数为0.201~0.38,达标率为100%;硫酸盐监测浓度值范围为5.56~35.1mg/L,标准指数为0.0222~0.1404,达标率为100%;氯化物监测浓度值范围为5.26~17.9mg/L,标准指数为0.0210~0.0716,达标率为100%;硝酸盐监测浓度值范围为1.28~1.82mg/L,标准指数为0.064~0.091,达标率为100%;亚硝酸盐监测浓度值范围为ND~0.071mg/L,标准指数最大为0~0.071,达标率为100%;高锰酸盐指数监测浓度值范围为1.3~1.8mg/L,标准指数为0.43~0.6,达标率为100%;石油类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01~0.02mg/L,标准指数为0.2~0.4,达标率为100%;钠监测浓度值范围为10.7~34.2mg/L,标准指数为0.0535~0.171,达标率为100%;溶解性总固体监测浓度值范围为326~366mg/L,标准指数为0.326~0.366,达标率为100%;总硬度监测浓度值范围为188~219mg/L,标准指数为0.418~0.487,达标率为100%;总大肠菌群监测浓度值均为20MPN/L,标准指数为0.667,达标率为100%;细菌总数监测浓度值均为22~70CFU/ml,标准指数为0.22~0.7,达标率为100%;八大离子中钾、钙、镁、重碳酸根有检出,碳酸根未检出,均无标准,本次不予评价。挥发酚、氰化物、汞、砷、镉、六价铬、铅、锰均未检出。
新塔村☆DX3监测点位pH值监测浓度值范围为7.2~7.5,标准指数为0.1~0.25,达标率为100%;氨氮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04~0.14mg/L,标准指数为0.08~0.28,达标率为100%;氟化物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24~0.363mg/L,标准指数为0.24~0.363,达标率为100%;硫酸盐监测浓度值范围为2.76~24.3g/L,标准指数为0.0110~0.0972,达标率为100%;氯化物监测浓度值范围为2.2~20.8mg/L,标准指数为0.0088~0.0832,达标率为100%;硝酸盐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532~6.18mg/L,标准指数为0.0266~0.309,达标率为100%;高锰酸盐指数监测浓度值范围为1.8~2.7mg/L,标准指数为0.6~0.9,达标率为100%;石油类监测浓度值范围为0.01~0.02mg/L,标准指数为0.2~0.4,达标率为100%;钠监测浓度值范围为16.1~41.7mg/L,标准指数为0.0805~0.2085,达标率为100%;溶解性总固体监测浓度值范围为297~372mg/L,标准指数为0.297~0.372,达标率为100%;总硬度监测浓度值范围为202~220mg/L,标准指数为0.449~0.489,达标率为100%;总大肠菌群监测浓度值均为20MPN/L,标准指数为0.667,达标率为100%;细菌总数监测浓度值均为26~220CFU/ml,标准指数为0.26~0.2,达标率为100%;八大离子中钾、钙、镁、重碳酸根有检出,碳酸根未检出,均无标准,本次不予评价。亚硝酸盐、挥发酚、氰化物、汞、砷、镉、六价铬、铅、锰均未检出。
2022年度监测期间,开发区各地下水监测点位pH、氨氮、氟化物、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亚硝酸盐、高锰酸盐指数、钠、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检出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要求,挥发酚、氰化物、汞、砷、镉、六价铬、铅、锰均未检出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要求,石油类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限值要求。八大离子中钾、钙、镁、重碳酸根有检出,碳酸根未检出,均无标准,本次不予评价。
2022年度进行了一次土壤监测,土壤监测数据统计见表5-1。
表5-1 土壤监测数据统计一览表
检测项目 | 单位 | 检出限 | 标准限值 | 采样点位 | ||||
明仁研磨东侧居民点□1 | 平安电工股份附近□2 | 通城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附近□3 | 通城城市污水处理厂附近□4 | 玉立集团污水处理站旁□5 | ||||
样品状态 | 有杂草、棕色、砂土、潮、少许根系、土腥味 | 红色、砂土、潮、少许根系、土腥味 | 有杂草、暗灰色、砂土、潮、少许根系、土腥味 | 有杂草、灰色、砂土、潮、少许根系、土腥味 | 有杂草、暗灰、砂土、潮、少许根系、土腥味 | |||
pH值 | 无量纲 | — | / | 6.8(水温28.2℃) | 3.6(水温28.1℃) | 7.8(水温28.0℃) | 7.7(水温28.0℃) | 7.9(水温28.2℃) |
铅 | mg/kg | 0.1 | 800 | 8.5 | 9.9 | 3.7 | 7.8 | 5.0 |
镉 | mg/kg | 0.01 | 65 | ND | ND | ND | ND | ND |
汞 | mg/kg | 0.002 | 38 | 0.049 | 0.056 | 0.048 | 0.048 | 0.042 |
砷 | mg/kg | 0.01 | 60 | 2.94 | 3.13 | 2.71 | 2.82 | 2.74 |
铜 | mg/kg | 1 | 18000* | 54 | 27 | 29 | 35 | 38 |
锌 | mg/kg | 1 | 10000* | 96 | 73 | 38 | 74 | 62 |
铬 | mg/kg | 4 | 2910 | 23 | 20 | 15 | 19 | 18 |
镍 | mg/kg | 3 | 900 | 30 | 49 | 49 | 48 | 37 |
六价铬 | mg/kg | 0.5 | 5.7 | ND | ND | ND | ND | ND |
2-氯苯酚 | mg/kg | 0.06 | 2256 | ND | ND | ND | ND | ND |
硝基苯 | mg/kg | 0.09 | 76 | ND | ND | ND | ND | ND |
萘 | mg/kg | 0.09 | 70 | ND | ND | ND | ND | ND |
苯并(a)蒽 | mg/kg | 0.1 | 15 | ND | ND | ND | ND | ND |
䓛 | mg/kg | 0.1 | 1293 | ND | ND | ND | ND | ND |
苯并(b)荧蒽 | mg/kg | 0.2 | 15 | ND | ND | ND | ND | ND |
苯并(k)荧蒽 | mg/kg | 0.1 | 151 | ND | ND | ND | ND | ND |
苯并(a)芘 | mg/kg | 0.1 | 1.5 | ND | ND | ND | ND | ND |
茚并(1,2,3-cd)芘 | mg/kg | 0.1 | 15 | ND | ND | ND | ND | ND |
二苯并(ah)蒽 | mg/kg | 0.1 | 1.5 | ND | ND | ND | ND | ND |
苯胺 | mg/kg | 0.1 | 260 | ND | ND | ND | ND | ND |
氯甲烷 | mg/kg | 0.0010 | 37 | ND | ND | ND | ND | ND |
氯乙烯 | mg/kg | 0.0010 | 0.43 | ND | ND | ND | ND | ND |
1,1-二氯乙烯 | mg/kg | 0.0010 | 66 | ND | ND | ND | ND | ND |
二氯甲烷 | mg/kg | 0.0015 | 616 | ND | ND | ND | ND | ND |
反式-1,2-二氯乙烯 | mg/kg | 0.0014 | 54 | ND | ND | ND | ND | ND |
1,1-二氯乙烷 | mg/kg | 0.0012 | 9 | ND | ND | ND | ND | ND |
顺式-1,2-二氯乙烯 | mg/kg | 0.0013 | 596 | ND | ND | ND | ND | ND |
氯仿 | mg/kg | 0.0011 | 0.9 | ND | ND | ND | ND | ND |
1,1,1-三氯乙烷 | mg/kg | 0.0013 | 840 | ND | ND | ND | ND | ND |
四氯化碳 | mg/kg | 0.0013 | 2.8 | ND | ND | ND | ND | ND |
苯 | mg/kg | 0.0019 | 4 | ND | ND | ND | ND | ND |
1,2-二氯乙烷 | mg/kg | 0.0013 | 5 | ND | ND | ND | ND | ND |
三氯乙烯 | mg/kg | 0.0012 | 2.8 | ND | ND | ND | ND | ND |
1,2-二氯丙烷 | mg/kg | 0.0011 | 5 | ND | ND | ND | ND | ND |
甲苯 | mg/kg | 0.0013 | 1200 | ND | ND | ND | ND | ND |
1,1,2-三氯乙烷 | mg/kg | 0.0012 | 2.8 | ND | ND | ND | ND | ND |
四氯乙烯 | mg/kg | 0.0014 | 53 | ND | ND | ND | ND | ND |
氯苯 | mg/kg | 0.0012 | 270 | ND | ND | ND | ND | ND |
1,1,1,2-四氯乙烷 | mg/kg | 0.0012 | 10 | ND | ND | ND | ND | ND |
乙苯 | mg/kg | 0.0012 | 28 | ND | ND | ND | ND | ND |
间,对-二甲苯 | mg/kg | 0.0012 | 570 | ND | ND | ND | ND | ND |
邻-二甲苯 | mg/kg | 0.0012 | 640 | ND | ND | ND | ND | ND |
苯乙烯 | mg/kg | 0.0011 | 1290 | ND | ND | ND | 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