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公益事业建设 > 教育

【重要政策执行落实情况】通城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落实“双减”和“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意见

索引号 : 011356029/2022-38122 文       号 :

信息分类: 教育

发文机构: 通城县教育局 主题分类: 教育

名       称: 【重要政策执行落实情况】通城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落实“双减”和“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意见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25日

有效性: 有效

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根据我县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1. 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积极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 工作原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五育并举、安全第一、作业优先、兴趣为本、活动育人,尊重学生意愿和家长意愿,明确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责任,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

3.工作目标。开发学校资源和教师资源,稳妥推进,确保在2021年底前学生作业负担明显减轻,课后(含托管)服务水平明显好转,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二、具体措施

一)突出育人主阵地,促进全面发展

4. 执行课程方案。坚持依法治教,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以乡镇为单位,统筹安排好音乐、体育和美术等紧缺学科教学,实行联教走教,落实专业带课,规范教材使用。

5. 强教学管理。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和常规检查,引导教师注重课堂教学效益,建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特色发展的素质教育观。

6. 发校本课程。学校要在现有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开发以社团建设为中心的校本课程,凸显学校文化特色,突出体育、美育、劳动等课程实施,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强体质健康。初中学校在上述基础上,要突出开展学科拓展和学法指导研究,因材施教,对学生分类开设兴趣拓展课程;鼓励学有所长的学生能持续学习,提升学科素养;对于学科跛腿学生,应补齐短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学习困难学生,要开设基础性学习课程。

二)开发教师资源,实行一专多能

7. 发教师资源。教师是“双”工作和课后服务的重要执行者,是第一教育资源。学校要充分开发所有教师资源,合理安排课后服务内容,提升教师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8. 实行一专多能。教师除了带一门基础课程外,要加强学习,提升能力,带好2-3科小门类课程,培养1-2个特长,主动承担课后服务任务。同时,也可聘请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等优质师资,合理引入校外优质资源,共同做好课后服务。

三)规范作业管理,实现减负增效

9. 制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10. 筹作业管理。学校制定作业管理办法,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公开班级各学科作业,加强质量监督。作业必须在课内布置,坚持作业全批全改、及时反馈,提倡面批讲解,作业难度不得超过国家课程标准。不得布置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11. 加强作业设计指导。各校要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四)开展课后服务,满足多样需求

12. 体规划设计。各校要从实际出发,制订完善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确保今年秋季开学后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学生全覆盖。所有学校全部实行中午托管。城区小学下午课后延伸服务1-1. 5小时,城区初中下午课后延伸服务2-3个小时,农村小学原则上不提供课后延伸服务,如家长强烈要求,由乡镇中心学校审批并报县教育局备案。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下班时间。

13. 范服务内容。课后服务主要包含书面作业辅导和社团活动两个方面的内容,时间各占一半。学校在课后服务时段合理安排“自主作业”时间,落实教师看班陪伴与答疑辅导,指导学生善于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作业,探索布置弹性作业和阅 读作业,或者尝试设置“无作业日”。书面作业辅导应着重辅导学困生通过作业弄懂学会当天所学基本内容,解决学困生缺乏有效指导、长期留存下来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这部分学生家校共同管理中存在的学习帮扶缺失问题。家长和学生对学校提供的课后服务可以进行选择。在课后服务中,教师不得上新课、 提前教学进度、超课程标准上课。

14. 丰富校园生活。各校要有效整合课堂内外、校内外教育资源,加强课内与课外贯通,校内向校外延伸。及时制定新形势下课堂教学一日常规、一周教学安排表,明确每天从上学到放学学生在校全过程的具体内容。要充分考虑晨读、体育锻炼、眼保健操、中午托管、课后作业辅导、社团、晚自习、居家活动和睡眠等具体内容,明确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和责任人。

15. 强家校联系。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学生放学回家后完成剩余书面作业,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名著阅读和文艺活动等。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和网络,保护视力健康,防止沉迷网络。家长要积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帮助其养成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寄宿制学校要统筹安排好课余学习生活。

16. 强化安全管理。课后服务必须制定专项安全管理制度、疫情防控制度和应急预案等,可以适当增设安全辅助岗位,协助巡视检查与安全管理,做到了  “一无四有”。“一”就是做到家校无缝对接,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各班级都要建立课后服务学生管理台账,健全请假制度。对于学生参与课后服务,既要尊重其选择的自主性,又要保持课程实施和学生考勤的严肃性,还要强化家长按时来接孩子的责任心与自觉性。关于“四”:一是做到服务张弛有度,确保学生心理安全。课后服务内容不宜过多,要求不宜过高。要多关注和了解学生的感受,多听取各方面的反馈意见,及时做出适当的调整。二是做到教师指导有方,确保学生活动安全。学生在活动时的身心健康状况、活动热身要求、器材使用注意问题等,都需要指导教师特别留心注意。 三是做到后勤保障有力,确保学生饮食安全。学校加强饮食安全教育、严格留样检验。四是做到出入管理有序,确保交通安全。课后服务结束后,需组织教师、保安以及家长义工,做好 学校路口交通引导,确保学生有序离校。

17. 化联片教研。在今年上半年的基础上,深化联片教研工作。通过联片教研,深入研究课程、课堂、课题、教案、学案等问题,集中研究新形势下的作业、课后服务等新问题,逐步统一学科导学案,逐步统一各年级作业内容,逐步规范课后服务形式和内容。

18. 加强专题研究。各校要围绕落实“双减”工作、做好课后服务的主题,从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入手,积极申报省市级科研课题并进行实践研究。坚持“五育并举”,鼓励创新实践,实行科学减负,做到“减负不减责任,减负不减质量”,力争通过两年探索,形成典型的经验案例,构建具有区域特点和校情特色的优质教育新生态。

(五)落实“五项管理”,推进“六”活动

19. 落实“五项管理”。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学生作业、 睡眠、手机、读物和体质等“五项管理”,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 负担,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全面发展。个别学生经努力仍完不成书面作业的,也应按时就寝, 确保充足睡眠。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保证每天睡眠时间达到10个小时;中学生睡眠时间不少于8-9个小时。学校要关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严格按照要求开好体育与健康  课程,1-2年级每周开设4节,3-6年级和初中每周开设3节。学校通过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20. 开展“六”活动。坚持“五育并举”,在全县范围内,持续开展会背诗词、会写字、会讲故事、会做家务、会唱歌、会运动等“六”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附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