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县非遗项目名录体系
索引号 : 011356029/2022-30149 文       号 : 无
信息分类: 公共文化服务
发文机构: 通城县文旅局 主题分类: 文化
名       称: 通城县非遗项目名录体系 发布日期: 2022年09月01日
有效性: 有效
一、县级非遗项目(22项)
1、第一批(6项)
通城拍打舞,高筒提琴,张家十伢的故事,提琴戏,龙舞,狮舞
2、第二批(5项,2010年11月3日隽政发〔2010〕14号文件公布)
长篇叙事诗《赛牡丹》,通城山歌,通城打锣腔,黄龙牮纸制作技艺,打灯坐夜
3、第三批(11项,2015年1月5日隽政发〔2015〕11号文件公布)
应锣应鼓,佛岭锣鼓,正月十五赛锣赛亮,祭祖,泥塑,竹编,石雕,麦市豆制品,甑蒸糕,龙灯制作,豆豉制作
4、第四批(10项2016年10月24日隽政发[2016]36号文件公布)
传统医药:古苇清茶
传统戏剧:提琴戏、皮影戏
传统手工技艺:麦市菊花茶、麦酱制作工艺、饼折制作工艺、铁器制作
传统美术:木雕、根雕
二、市级非遗项目(9项)
1、第一批(2项2006年10月30日咸政发〔2006〕33号文件公布)
民间文学:张家十伢的故事
传统舞蹈:通城拍打舞
2、第三批(2项,2010年12月30日咸政发〔2010〕36号文件公布)
传统戏剧:通城打锣腔
传统技艺:黄龙牮纸制作技艺
3、第五批(1项,2015年6月23日咸政发〔2015〕13号文件公布)
民俗:正月十五赛锣赛亮
4、第六批(1项,2017年6月5日咸政发〔2017〕12号文件公布)
传统医药:古苇清茶
5、第七批(3项,2021年11月24日咸政发〔2021〕7号文件公布)
传统工艺:麦市豆制品制作技艺、通城甑蒸糕制作技艺、通城饼折制作技艺
三、省级非遗项目(4项)
1、第一批(1项,2007年6月6日鄂政发〔2007〕38号文件公布)
传统舞蹈:通城拍打舞(Ⅲ-10)
2、第三批(1项,2011年6月9日鄂政发〔2011〕33号文件公布)
传统技艺:黄龙牮纸制作技艺(Ⅷ-32)
3、第四批(1项,2013年10月22日鄂政发〔2013〕49号文件公布)
传统戏剧:通城打锣腔(Ⅳ-28)
4、第五批(1项,2016年7月27日鄂政发(2016)38号)
民俗:正月十五赛锣赛亮(Ⅹ-23)
通城县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体系
一、县级代表性传承人(43人)
1、第一批(27人,2014年11月20日隽文体新〔2014〕25号文件公布)
通城拍打舞:吴志奇、郑星、李龙凤
黄龙牮纸:宴光宗、黎逢信、杜高明
通城打锣腔:张李吴、杜神荫
高筒提琴:吴逊逸、钟清明
正月十五赛锣赛亮:吴济明、黎淼、黎和平
赛牡丹:张规宏
谭氏竹艺:谭国荣
张家十伢的故事:龙光早、刘兴友、李清云
通城山歌:徐祖球、黎耀梅、郑亚平
打灯坐夜:张贵球、徐洛生
提琴戏:黄夏萍、黎逢良
龙舞:汪定保
狮舞:葛神应
2、第二批(16人,2018年12月7日隽文体广新〔2018〕32号文件公布)
张家十伢的故事:张鸿毓、张昊、李斌
古苇清:胡伟斌
佛岭锣鼓:李克保
泥塑:杨国平
石雕:潘道富
麦市豆制品:郑志敏
甑蒸糕:朱进良、吴细池
豆豉制作:徐西民
木雕:戴美图、戴红木
根雕:魏福清
铜器制作技艺:吴济明、吴新明
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0人)
1、第一批(1人,没公布文件,直接申报省级)
拍打舞:陈天水(已去世)
2、第二批(4人,2012年5月11日咸文体新文〔2012〕76号文件公布)
牮纸制作技艺:晏光宗、杜高明 、黎逢信,通城拍打舞:吴志奇
3、第四批(2人,2015年4月27日咸文体新发〔2015〕18号文件公布)
通城《赛锣赛亮》:吴济明,通城《打锣腔》:张李吴
4、第六批(3人,2021年11月3日咸文旅发〔2021〕6号文件公布)
张家十伢的故事:李斌、张鸿毓、张昊
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人)
1、第一批(1人,2008年12月26日鄂文化文〔2008〕234号文件公布)
拍打舞:陈天水 (已去世)
2、第三批(1人,2012年9月14日鄂文化文〔2012〕225号文件公布)
通城拍打舞:吴志奇
3、第五批(1人,2018年12月29日鄂文旅办〔2018〕6号文件公布)
通城打锣腔:张李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