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相关要求,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进程、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法治宣传等工作为目标,切实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断推进三农领域依法治农纵深发展。
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健全依法行政领导机制。一是成立了由党组书记任组长、局长任第一副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力推进法治监督、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工作。二是配强局法治工作力量,统筹推进农业农村执法监管、普法等职责,规范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三是11月份我局机构改革,申报科教法规股获县委批准。
(二)提高依法行政水平。1.全面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强农业综合执法监督力度和执法人员业务学习。认真严格执行执法三项制度,严格规范执法程序,进一步提升案件制作质量。今年已审核查验农业行政执法案件28起(其中农村宅基地5起、农资2起、渔政7起、畜牧12起、采砂2起),罚没金额12.4万。其中涉刑案件1起(在抽查肥料品种时,查获不合格肥料一批,数量62.96吨,案件已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截至目前,该团伙已到案14人,还有1人批捕在逃,该案仍在进一步深挖中,省农业农村厅将该案件推荐为湖北省行政执法重点领域典型案例和农业农村部2024年农资打假典型案例)。出动执法车380台次,执法人员1480人次,对全县58家农资经营店、3家兽(渔)药经营店、21家饲料经营店、4家农机具经营店、200余家规模养殖场、1家屠宰场、11家水产品规模养殖场、123艘捕捞渔船等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检查农作物种子200份,抽取样品38份,受理投诉举报并成功调解种子纠纷4起。检查农药品种190个,签订农药安全经营合同58份,下达整改通知书8份。开展农药包装弃回收工作,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13吨,无害化处置12.52吨;检查各类农业机械117台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3份,已整改到位;排查规模养殖场安全隐患35家,并立行立改;检查兽药经营店、饲料经营店,未发现不合格的兽药产品和饲料中添加使用“三氧氢胺”“瘦肉精”“苏丹红”等违禁药物的行为;监管屠宰场236次,检查各项台账30次,发现生产过程中不正当操作5次,整改5次。监督屠宰生猪和检验检疫62437头、有害腺体无害化处理41404公斤、非洲猪瘟自检4365样份,抽检“瘦肉精”3056批次;查获电鱼设备35台/套;网具 49张(长度约1100余米),处理非法捕捞人员11人,收缴非法钓具42根,批评教育60余人次;拆除违法建房8处,现场制止违法建房行为4宗,调查处理农村建房矛盾纠纷13起。参加了县司法局举办的2024年7月份开展优化营商环境行政执法业务培训会和9月份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和执法资格考试培训,11月2名新进人员均已考取行政执法证。2.严格规范行政职权。遵循“谁执法、请负责”的工作原则,依法依规定期更新我局行政执法目录。继续做好与司法等部门的衔接工作、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信息共享平台应用和管理,对我局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工作进行梳理。3.全面推进“放管服”工作。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落地,推行告知承诺制、空缺审批等,提高审批效率,提高电子政务服务能力。今年,我局共受理行政许可约60件,事项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率100%。严格落实行政检查“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对两库信息及时进行了动态维护,严格落实社会信用信息管理规定。加强了“湖北省社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咸宁市社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互联网+监管”等平台应用和管理。
(三)加强法治宣传引导。1.强化工作人员法制宣传教育。落实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制度和执法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努力提高全体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守法意识。重点开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学习,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法律素养和依法办事能力。2.开展多种形式普法宣传活动。组织农资经营主体、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兽药经销商开展了3期法律法规培训,培训300多人次;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255人次,出动宣传车24辆次60人次,制作电视新闻4期,录制的学法用法短视频《蓝剑护粮安》在全国农民丰收节活动现场转播。参加县消协“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在三合广场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和县司法局“12.4宪法宣传周”在中星天街开展法律宣传活动,向市民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农资产品辨假识劣知识,接待群众咨询280余人次、发放宣传纸1500余份,引导农民群众理性购买、科学使用农资产品。
二、存在的不足与困难
法治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土地是农村村民最为重要的生产和生活居所,涉及农村土地违规建房、承包经营使用的历史遗留问题多,政策性强,对于强制拆除违法建筑需要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联合机制,强制执行难度大。还存在执法力度薄弱,人员老化,执法骨干短缺;执法经费不足,导致法律法规宣传、激励措施力度不大;执法装备欠缺,水上巡查较少,跟不上渔政执法实际需求;执法职责不清,容易造成监管缺失、相互推诿等问题。
三、2025年法治工作思路
全面贯彻我县法治建设工作精神和年度工作要点,落实责任,推进队伍建设,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依法行政。全面履行法定职责,规范行政行为,推进公正文明执法。通过组织培训学习、开展行政执法监督等方式,全面提升干部职工依法行政能力。创新普法宣传方式,落实“八五”普法规划要求,重点强抓三农领域的法律法规宣传、培训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