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县“六到位” 抓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日期:2022-07-20 15:59 字号:

为深入贯彻“公共植保和绿色防控”理念,科学防灾减灾,通过绿色植保技术,精准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着力减少和降低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做好农业生产服务,促进农民增收,助力农业安全。通过几年工作努力,我们以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建立水稻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基地1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示范基地1个、中药材绿色防控基地1个、柑橘绿色防控基地1个。在沙堆镇、塘湖镇、大坪乡、四庄乡开展绿色防控  16100亩,集成示范农业防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控、生态调控和科学安全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辐射带动全县实施面积5万亩农药减量30 %,病虫害综合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实现了病虫害可持续治理,确保了农产品生态安全为我县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保障农民满意度在90%以上

思想认识到位,做到齐抓共管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绿色防控工作的支持,把抓好农作物病虫防治工作作为农业农村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农村局挤出资金20万元补贴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工作全县11个乡镇拿出1-3万元资金用于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的组建和宣传工作。

宣传发动到位,做到信息到户采取多种措施,将病虫害防治技术送到千家万户开通病虫防治电视预报,在通城电视台黄金时段直播与15个频道全天候滚动播报与广电开办的《田野风》电视专题节目并在《云上通城》、《通城发布》上发布利用移动短信群发,年发布手机短信20万条以上,发布微信5万人次利用村组架设了广播,分早、中、晚三个时段,广播水稻病虫害的防控技术乡镇村召开病虫防治专题会议出动宣传车,到村到组宣传绿色防治技术,每年出动宣传车130天次以上。

测报体系到位,做到预报准确建设高素质的植保工作队伍配备责任感强的四位同志负责测报工作,实行不轮岗,优先晋升职称激励措施,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作风扎实、业务精良、反应迅速”的高素质的植保队伍坚持系统监测不松懈。我县是部、省农作物病虫测报网区域站之一,植保站自1974年建站以来,均有连续的病虫监测资料,具有完备系统的数据库。为加强系统监测工作,2005年将原定的2个测报点增加到4个,使系统监测数据更具有代表性、准确性。

服务到位,做到主体满意健全完善应急防治预案筹措资金购进农药5吨,药械300台套,用于应急防控聘用12新型经营主体为乡土人才,带动当地农民开展绿色防控工作依托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农业科技大户、“中心户长”、新型经营主体以卢四强、黎明海、周兴旺、黎逢友等新型经营主体为代表,建立4个千亩绿色防控示范基地以通诚县优质稻发展种植联合社牵头,建立绿色防控机防队,下辖8个合作社机防组织,负责全县30万亩防控任务的实施。2021年全县水稻机防面积达33万亩,机防率达70%以上,绿色防控面积达到50%以上,农民、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社等满意度达到90%。

防控融合到位,做到防治有效在全县4个千亩绿色防控示范点带动下,辐射5万亩绿色防控面积。统一开展绿色防控和机防统防统治,推广抗性品种5万公斤,推广物理防控技术、化诱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稻鸭共育技术等技术10余项确保了我县病虫害综合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000万元以上。

检查督办到位,做到奖惩分明局党组成员包乡镇乡镇副乡级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成立县办、政办、组织部、农业农村局组成的督办专班,重点开展“五督”,即督大员上阵、督专业测报、督防治效果、督专业机防、督宣传造势,确保防治工作取得实效成立检查验收专班。在早、中、晚稻收获期间,一个班子、一个标准对全县病虫绿色防控情况进行检查验收严格责任追究。县委、县政府明确规定,情报不准追究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责任,防治不力追究乡镇负责人责任对植保站和乡镇农技服务中心瞒报、漏报,预报不准、情报不及时送达、贻误病虫歼灭战机者,分别予以轮岗,解聘职称,提议扣拨“以钱养事”经费。同时,对在病虫绿色防控工作中措施到位,防治效果好的乡镇和个人提请县委、县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通城县农业农村局

2022718

附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