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抓好我县2023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的实施,统筹大豆玉米兼容发展,粮食油料协调发展,达到稳玉米增大豆的目的,根据省农业农村厅《2023年湖北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在稳定增加大豆面积前提下,依托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重点在我县玉米主产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实现大豆玉米协同高产,收益不减少,助力粮油生产提质增效。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引导。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部门服务、群众参与”的发展思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落实良种、良技、良机、良田、良制“五良”配套要求,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合力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落实。
(二)坚持因地制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对传统间套作模式的改良升级。各地根据水资源状况、光热条件、耕种方式等,因地制宜选择间套作模式,积极探索适宜本区域田间管理的种植模式,总结形成可推广、可复制、高效益的种植模式,带动大面积示范推广。
(三)坚持稳粮增豆。以玉米净作种植面积和单产水平为标准,因地制宜选择探索适宜本地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确保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豆的发展目标。
(四)坚持规模生产。充分尊重农民群众和新型经营主体意愿,优先选择涉农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实施连片种植,集中人财物力,保证面积落实、技术到位、效果明显。
三、任务目标
2023年我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9000亩,其中塘湖镇4500亩;马港镇800亩;五里镇600亩;石南镇900亩;北港镇800亩;四庄乡300亩;麦市镇300亩;关刀镇500亩;大坪乡300亩;拟在全县建立10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示范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示范点实行“四统一”(统一培训、统一标准、统一模式、统一物资),实施面积1500亩,其中塘湖润田村150亩、塘湖社区200亩;五里镇程丰村150亩;马港镇黄鹤村150亩、白竹村300亩、彭塅村100亩;石南镇虎岩村150亩;北港镇横冲村100亩、贯青村200亩。对10个高产示范点加大投资力度,除补助种子和农药外,另整合资金30万元,用于采购45%复合肥、开展机耕服务和玉米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确保玉米面积、产量不减,大豆多收一茬。
四、种子采购要求
所采购的大豆、玉米种子必须通过2022年度在湖北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品比试验,并符合《2023年湖北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方案》所提出的要求。
五、补助对象和标准
补助对象为承担业务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对承担示范推广带状复合种植任务的,按150元/亩的标准给予补助,主要用于生产的物化投入:一是按30元/亩的标准进行农药物资补贴;二是按120元/亩的标准进行种子集中采购。
六、突出重点
(一)扩大种植面积。各乡镇要加大撂荒地治理,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田边地角、幼林经济作物空行等空闲土地增种大豆。对适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田间地块要坚决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确保全县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提高单位产量。大力推广“扩行距、缩株距、保密度”核心技术应用,选好技术模式,选对作物品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加强与县农技、农机等站所交流合作和成果分享,确保玉米基本不减产的同时增收一季大豆,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
(三)加强农机融合。因地制宜选择适宜农用机具,加强农机配套技术培训指导,积极组织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主体开展全程托管服务和跨区域作业,提高农机使用效率,降低耕、种、收关键环节人工成本投入。鼓励支持新型经营主体或种植大户有序流转土地,采取托管、助耕等方式,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种植,逐步提高大豆生产机械化率。
(四)强化绿色管控。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开展“双减”高效技术模式集成示范,抓好农药、肥料科学使用培训。肥料使用上做到少施氮肥、稳磷肥、增施有机肥;农药使用上要以安全、污染可控为基本原则,选用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推广育秧伴侣、大豆拌种、有机肥替代化肥和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生态调控等高效生产技术,力争打造一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绿色高质量发展样板。
七、落实重点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通城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县财政局局长任副组长,县直相关单位、项目区乡镇分管领导及农技服务中心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实施的领导组织、协调和督导工作。
(二)加强技术指导。成立通城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指导组,副局长桂仕杰任组长,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为副组长,产业发展股、土肥站、植保站及乡镇农技服务中心负责人为成员。技术指导组负责制定工作方案、编印技术规程、开展技术培训、项目实施指导、绩效评价,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进行项目检查和验收工作。
(三)政府采购安排。项目资金重点用于肥料、农药物化投入和机耕社会化服务。根据资金使用计划,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程序使用。
(四)项目考核验收和绩效自评。在省市项目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严格按照项目的实施要求,实施组织验收和进行绩效自评,建立好工作台账。
八、规范资金使用管理
(一)资金使用计划及用途。项目资金按照150元/亩的标准进行补助,主要用于生产的物化投入:一是按30元/亩的标准进行农药物资补贴;二是按120元/亩的标准进行种子集中采购。
(二)资金使用方式和完成时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5天后验收并按标准进行物化补贴。
(三)加强绩效管理。项目实施结束后,县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将及时开展项目绩效自评,认真整理相关工作资料、完成绩效自评报告和资金使用情况报告。
(四)加强档案管理。健全工作档案,将相关文件、资料、测产数据等归档立卷,确保信息记录及时、具体和真实。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及时广泛宣传“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发展示范的新技术、好经验、好典型,扩大社会影响力,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