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黎赛明 实习记者 胡梅】眼下,正值早稻秧苗移栽时节,通城县五里镇抢抓农时,借助科技力量,大力推行水稻机械化插秧,助力春耕生产跑出“加速度”。
4月16日,位于五里镇陈谷村的通城县五里明海农业耕种专业合作社,3台插秧机有序在水田里来回穿梭,青翠的秧苗整齐地码在插秧机上,机器行过,一株株秧苗从苗盘上次第滑落、插进田中,一会儿水田便披上了“绿衣”。
通城县五里明海农业耕种专业合作社农机手 黎文财:如果人工插秧,一个人一天工资200块钱,最多只能栽一亩多田,有时一亩田还栽不到。但是机械插秧的话,一亩田才80块钱,至少可以栽40亩,机械插秧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黎明海是合作社的负责人,从事农业种植已有十个年头,今年他承包了汉上村和陈谷村1000多亩农田种植水稻。早些年的这个时节,他都要为从哪里能找到足够的工人帮忙而犯愁,而这几年,他却做起了“甩手掌柜”,每天只需要站在田埂边看着插秧机来回奔忙。
通城县五里明海农业耕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黎明海:比起原来的人工,如今机械插秧每亩田能省100多块钱。
从耕地到插秧再到后续的田间管理和水稻收割,合作社全部采用机械化操作,这带来的不仅是农业技术的革新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更带来农业经营模式的变化,大大提高了农业质量效益。
通城县五里明海农业耕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黎明海:我们合作社的机械化已经达到了95%以上,如今我们是机械化育秧,栽秧机栽秧,拖拉机耕田。合作社还配置了几架无人机,包括施肥的和打药的。
科技赋能助力农业生产,周边农户也跟着受益。合作社每年还积极为乡亲们提供农业服务,让他们种田更轻松、降成本、有奔头。
通城县五里明海农业耕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黎明海:有的老百姓的田在我们合作社附近或者找我们帮忙施肥打药,我们一般用无人机打药十块钱左右一亩,施肥十几块钱一亩。
有了科技的助力,今年合作社的插秧开局顺利,为水稻的稳产增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城县五里明海农业耕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黎明海:我们合作社现在有1000多亩田地,每年的粮食产量大概在140万斤到150万斤左右,所获收益在30万左右到40万。
近年来,五里镇通过引进新机具、新技术,大力推行水稻耕、种、管、收等机械化,各类机械的助力,让农户种粮更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