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城政务
央视《故乡》聚焦通城“非遗”

日期:2014-11-07 07:35 编辑:admin 字号:

本报讯通讯员卢华、皮江星、杨必正报道:11月1日至3日,中央电视台《故乡》栏目走进通城,探访当地流传已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用镜头记录别具特色的民间风俗文化。

摄制组一行深入大坪、石南、麦市等乡镇,对药姑山瑶乡拍打舞、赛锣赛亮会、黄龙山牮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现场摄制。

通城“拍打舞”原名“拍打歌”,自明清以来流传于通城,由用手互相拍打的原生态舞蹈发展而来,2007年被列入全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县也被湖北省文化厅命名为“拍打舞艺术之乡”。

赛锣赛亮均起源于明代,原为过年时石南镇胡黎二族分别用锣鼓迎送两位官员,逐渐形成赛锣。赛亮,即“三十夜里的火,月半夜里的灯”,灯火为赛锣开道,赛锣为赛亮助威,二者融为一体,流传至今。

麦市镇黄龙山牮纸沿用汉代工艺,以楠竹为原料,主要用于记账、习字,也用于冥钱火化。如今,麦市镇天岳村村民仍沿用古代纸槽造纸,产品畅销湘、鄂、赣三省边区。

据了解,中央电视台《故乡》栏目,采用实景拍摄、挖掘探秘、人物访谈、情景再现等节目形态,更加趣味性地重温中国文化,旨在为电视观众提供优质精选的旅游信息。

附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