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通城县审计局对全县公办福利机构2022年至2024年管理服务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审计情况表明:通城县民政局公办福利机构基本落实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等政策,资金拨付流程基本规范,在保障弱势群体基本权益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存在项目资金使用效益不佳,福利院硬件设施配备不完善、护理人员配备比例不达标、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和审计建议。
一、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养老设施空间布局规划》编制进度缓慢。
(二)未建立新建住宅小区配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工作机制,该项工作未启动。
(三)新建住宅小区配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应建未建。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1.部门联动不足。因县民政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信息共享不到位,未建立跨部门联动协同机制,造成新建住宅小区配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工作停滞。
2.基层管理人员政策理解水平不足,主动作为的意识不够,工作推进力度不足。
三、审计建议
(一)县民政局应加强部门联动,推动建立跨部门联动协同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文件指示要求。
(二)应会同相关责任部门完成《城镇养老设施空间布局规划》编制工作,建立新建住宅小区配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工作机制。
(三)启动对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设计、建设、移交、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督导的工作,做好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和加强管理等“四同步”工作。